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员园地 > 学员园地

赵懿先:看脚下,不断行,莫存顺逆

日期:2024-02-29 11:07:26

    2022年,我非常荣幸的通过《上海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计划》的遴选,代表华东政法大学的青年教师、带着学习新兴交叉学科建设的任务,到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开展为期一年的访学计划。我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回到儿时常来串门儿的北大,走过未名湖旁的塔,看着勺园门口的花儿,倍感亲切,就像游子归家。

 在北大国际关系学院访学,是我人生中非常重要的成长经历,也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年,国际关系学院见证了我学术发展、职称晋升、小女耳疾治愈、努力平衡教职与妈妈角色的点点滴滴。限行时,骑着电瓶车赶到校园上课的日子反而格外地充实快乐。

 北大国际关系学院是教师发展的沃土,前辈指引和良朋同行伴我成长。在这一年里,大家共同经历了难忘的时刻,国际关系学院的师长们给我带来了无数温暖和力量的瞬间。我非常感恩能遇到导师唐士其院长,唐老师儒雅博学、和蔼可亲,在学术上对我悉心指导、工作上尽心指点、生活上细致关怀,亦师亦父。我第一次从法学跨学科进行国际关系专业系统学习,唐老师叮嘱我“要找准学术光谱上的定位,长期耕耘,形成自己的特色。”在工作领域,唐老师亲身示范了如何敬业乐群地开展工作,让我懂得了“先修身后成事”的重要道理。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翟崑老师亦师亦友,逐字逐句地教我提高科研和政策应用等各类文章的写作技能,持续不断地鼓励我,在结合原有国别法律研究的基础上,全方位地拓展事业发展的各种可能性,成长为“六边形战士”,保持高效、稳定、持续输出的工作节奏。感谢师长们对我和小女生活上的关心和爱护,让我有勇气在平凡中坚持改变,不因速度慢、波折多而气馁。

 北大国际关系学院是治学圣地,更是守正创新、引领未来的先锋、典范。在学科建设上,除了历史悠久的国际关系相关专业,近年来北大国际关系学院先后成立了国家安全学、区域国别学等一级学科,积累了大量的交叉学科建设经验。华政国家安全学是我校重点培育的新兴学科,促进两校合作,向北大国际关系学院学习学科发展的新动能,既是我访学的重要任务,也是领导的殷殷期望。非常感谢唐士其老师多次细致深入地参与华政国家安全学科的培育工作,与我校叶青校长带领的学科团队进行亲切友好的交流,传经送宝,促进我校学科建设对标对表,迈向高水平学科发展。感谢于铁军老师不吝赐教,作为国家安全领域的领军人物,其在专业课程设置、教学体系和科研理念上详细、完备地指导和分享,使我们感受到深厚造诣的同时,收获良多。

 北大国际关系学院人才济济,充分展示了世界一流大学的磅礴气象。一众同事们既是我携手共进的伙伴,又是饱含温情的友人。年龄相仿又同在香港留学归来的刘莲莲老师,亲切真诚、总能一针见血地解答我学术上的困惑,予以指点和帮助,每一次聚餐会面的时光都因为开心而倍感短暂;王勇老师慷慨提携后辈,其国际贸易政治经济学丰富了我的研究方法;赖华夏谦虚可爱,其《国际法与国际关系》课程系统、详实,是年轻老师的榜样;庞珣老师扎实严谨地学术训练,在课堂上机智风趣的讲授定量方法,让我获益良多;刘海方老师温和可亲,其区域研究为我的新书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思路;从事博士后研究的张添老师踏实努力,身上有一种“看脚下,不断行,莫存顺逆”的精神。在访学期间,更是有多位老师悉心指导我修改申报书,使我实现了国家社科项目零的突破。国际关系学院帮助我的老师们不胜枚举,每念及此,心中充满无限感恩。

 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去年春天,我带着小女在燕园杏树下捡果子、未名湖畔喂小鸭。垂柳依依的美景像一颗种子种在了孩子的心里。与勺园相映成趣的北大国际关系学院,春风和煦,我们在此享受文化讲坛的思想盛宴,感触色相光影的万千印像。爱国观天下——我们由此而感、随此而行。这也是一颗小小的种子,种在每位国关人的心中。今年正值国政系建系60周年,让我们充满灿烂愿景,满怀美好的期待,向着下一个60周年迈进!祝福国际关系学院文化日丰、人气日盛,以欣然蓬勃发展之态势为“全球视野、中国情怀”的伟大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image.png

(作者系华东政法大学助理研究员,2022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访问学者